欢迎访问山东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纳米纤维素全系列产品源头生产供应商
全国服务热线
山东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细菌纤维素湿膜产品基本信息
|
品名 |
细菌纤维素湿膜 |
|
分子式 |
(C6H10O5)n |
|
结构式 |
|
|
纤维素长度 |
>20μm |
|
纤维直径 |
50-100μm |
|
晶体结构 |
纤维素Ⅰ型 |
|
原料来源 |
生物发酵 |
细菌纤维素湿膜产品指标
|
指标类别 |
产品指标 |
规格/要求 |
|
物理指标 |
形状 |
通常为片状或膜状 |
|
尺寸(长×宽×厚度) |
长宽可定制 厚度0.5cm-2cm |
|
|
外观 |
半透明至白色凝胶膜 |
|
|
含水率 |
95%-99.5% |
|
|
持水率 |
60-100g/g |
|
|
机械强度 |
10-400MPa |
|
|
密度与孔隙率 |
>90% |
|
|
化学指标 |
pH |
6.0-7.5 |
|
纯度 |
99% |
|
|
电导率(uS/cm) |
≤50 |
|
|
重金属(以Pb计) |
<10mg/kg |
|
|
微生物指标 |
总菌(CFU/g) |
≤100 |
|
霉菌和酵母菌(CFU/g) |
≤50 |
|
|
致病菌 |
不得检出 |
细菌纤维素(BC)定义:
“细菌纤维素”(Bacterial Cellulose, 简称BC),是一种由某些种类的细菌(最常见的是木醋杆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)发酵产生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。虽然它的化学组成与植物纤维素相同(都是由葡萄糖分子以β-1,4-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糖),但其结构和性质却有着天壤之别,这使得它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高科技生物材料。
1. 细菌纤维素是如何生产的?
细菌纤维素的生产过程类似于酿酒或制醋,是一种微生物发酵过程。
主要菌种:木醋杆菌(Komagataeibacter xylinus)是最常用、效率最高的生产菌种。
发酵底物:细菌需要“食物”,通常是以含糖的培养基(如葡萄糖、蔗糖、果糖)或其他农业/工业副产品(如椰子水、水果废料)为原料。
发酵过程:细菌在有氧条件下,将培养基中的糖分分解,并在其体外合成并分泌出极其纤细的纤维素纳米纤维。这些纳米纤维在水中自行组装、层层叠加,最终在液体表面或内部形成一层纯净的凝胶状薄膜,这就是细菌纤维素。
收获与纯化:将得到的凝胶膜取出,经过清洗、碱煮等方法杀死并去除细菌细胞,即可得到高纯度的细菌纤维素。
2. 细菌纤维素的独特特性
细菌纤维素之所以备受关注,是因为它拥有许多植物纤维素无法比拟的卓越性能:
| 特性 | 细菌纤维素 (BC) | 植物纤维素 |
| 纯度 | 极高,不含木质素、半纤维素、果胶等杂质 | 含有大量杂质,需要复杂化学处理来纯化 |
| 聚合度与结晶度 | 更高,分子链更长,结晶结构更完美,因此机械强度极高 | 相对较低,在处理过程中易被破坏 |
| 纳米纤维网络 | 由超细(3-100纳米) 的纤维素纤维交织成的三维纳米多孔网络结构 | 纤维较粗,结构复杂且不规则 |
| 持水性 | 极强,能吸收自身重量100-1000倍的水分,形成水凝胶 | 持水能力远低于BC |
| 生物相容性 | 优异,对人体无毒、无刺激、无致敏,可被生物体接受 | 良好,但取决于纯化程度 |
| 生物可降解性 | 完全可降解,是环境友好型材料 | 可降解 |
| 可定制性 | 可通过改变菌种、培养基、发酵条件来调控其形状、大小和性能 | 依赖于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,难以精确控制 |
3. 主要应用领域
凭借上述独特性能,细菌纤维素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。
A. 生物医学领域(最具前景的应用方向)
· 伤口敷料:其高持水性可为伤口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;纳米多孔结构能有效屏障细菌,同时允许气体交换;透明性便于观察伤口;能完美贴合皮肤轮廓,减轻换药痛苦。是治疗烧伤、溃疡、慢性伤口的理想材料。
· 组织工程支架:其三维纳米网络结构非常类似于人体细胞外基质(ECM),可以模拟天然组织的生长环境,用于培育人造皮肤、血管、软骨、骨骼等。
· 药物递送系统:作为载体,可以负载并控制释放各种药物(如抗生素、抗癌药)。
· 医用缝合线和人工血管:利用其极高的湿态机械强度。
B. 食品工业
· Nata de Coco(椰果):最著名、最大众化的应用。其实就是木醋杆菌在椰子水中发酵产生的细菌纤维素,经过糖渍后成为一种美味的甜品。
· 食品添加剂:作为增稠剂、稳定剂、悬浮剂用于冰淇淋、酸奶、果酱等,提供顺滑的口感。
· 低热量食品:因其本身是膳食纤维,能提供饱腹感但几乎不产生热量,可用于开发减肥食品。
C. 高端化妆品
· 面膜基材:被誉为“生物纤维面膜”或“纳米纤维素面膜”。其极致服帖、高保湿、强锁水、促吸收的特性,能极大提升护肤成分的功效和用户体验,是高端面膜市场的宠儿。
· 乳液稳定剂和增稠剂。
D. 工业与新材料领域
· 造纸工业:添加BC可以极大地增强纸张的强度、耐用性和光滑度,用于制造特种纸、钞票纸等。
· 扬声器振动膜:利用其高强度和独特的声学特性,生产高保真音响的振动膜材料。
· 分离膜与过滤材料:其纳米多孔结构可用于水净化、分离提纯等。
· 柔性电子器件:作为柔性、可生物降解的电子基底材料,用于制造可穿戴设备、传感器等。
4. 挑战与未来展望
尽管前景广阔,但细菌纤维素的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一些挑战:
· 生产成本高:目前发酵培养基(特别是碳源)的成本是限制其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主要因素。
· 产量和效率:如何提高发酵产率、缩短生产周期是关键研究方向。
· 规模化生产:从实验室的克级水平扩大到工业级的吨级生产,需要解决生物反应器设计、过程控制、下游处理等一系列工程问题。
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:
· 开发更廉价、更高效的培养基(如利用工农业废料)。
·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菌株,使其产量更高、能生产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素。
· 探索BC与其他材料(如纳米粒子、聚合物)的复合,以开发出功能更强大的复合材料。
总结
细菌纤维素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“绿色”纳米材料。它并非植物纤维素的简单替代品,而是一种性能远超后者的高端功能材料。它在生物医学、食品、化妆品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正不断被发掘和拓展,被誉为“未来材料”之一,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市场价值。
细菌纤维素(BC)
产品分类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