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山东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纳米纤维素全系列产品源头生产供应商
全国服务热线
山东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细菌纤维素干膜产品基本信息
|
品名 |
细菌纤维素干膜 |
|
分子式 |
(C6H10O5)n |
|
结构式 |
|
|
纤维素长度 |
>20μm |
|
纤维直径 |
50-100μm |
|
晶体结构 |
纤维素Ⅰ型 |
|
原料来源 |
生物发酵 |
细菌纤维素干膜产品指标
|
指标类别 |
产品指标 |
规格/要求 |
|
物理指标 |
形状 |
片状薄膜 |
|
尺寸(长×宽×厚度) |
长宽可定制 厚度50-100um |
|
|
外观 |
半透明至白色薄膜 |
|
|
固含量 |
95%-99.5% |
|
|
机械强度 |
10-400MPa |
|
|
密度与孔隙率 |
>90% |
|
|
化学指标 |
pH |
6.0-7.5 |
|
纯度 |
99% |
|
|
电导率(uS/cm) |
≤50 |
|
|
重金属(以Pb计) |
<10mg/kg |
|
|
微生物指标 |
总菌(CFU/g) |
≤100 |
|
霉菌和酵母菌(CFU/g) |
≤50 |
|
|
致病菌 |
不得检出 |
1.细菌纤维素干膜的定义
细菌纤维素干膜是指通过微生物(主要是细菌)发酵产生的天然纤维素,经过纯化和干燥处理后得到的薄片状或膜状材料,简单来说,它是细菌“编织”出的纳米级纤维素网络,在去除水分后形成的坚固、透明的薄膜。
为了更深入地理解,我们可以将这个定义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:
1)细菌纤维素 (Bacterial Cellulose, BC)
与来源于植物的传统纤维素不同,细菌纤维素是由某些特定的细菌(最常见的是木醋杆菌 Komagataeibacter xylinus)在发酵过程中合成的。
合成过程: 这些细菌将培养基中的糖分等碳源转化为超纯的纤维素纤维,并分泌到体外。这些微纤维相互交织,形成致密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。
特点: 细菌纤维素具有极高的纯度(不含木质素、半纤维素等植物杂质)、高结晶度、高持水性和优异的机械强度。
2)干膜 (Dry Membrane/Film)
初始状态: 细菌发酵后首先得到的是含水量极高的(可达99%以上)凝胶状物质,称为湿膜或水凝胶。
加工过程: “干膜”是指将这种湿膜通过一定的干燥方法(如空气干燥、热风干燥、冷冻干燥等)去除其中绝大部分水分后得到的固体薄膜。
结构变化: 干燥过程会使纤维素纳米纤维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结合,导致薄膜收缩,变得更致密、更坚硬,但同时也可能变得更脆。
2.细菌纤维素干膜拥有以下突出特性:
细菌纤维素干膜的特点非常突出,它结合了天然、纳米级结构和生物合成带来的独特性能。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显著的优点和一些需要克服的缺点。
1)卓越的机械性能
· 高强度和韧性: 尽管非常薄,但其纳米纤维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强大的氢键结合,赋予了干膜极高的抗张强度( tensile strength)和杨氏模量(Young's modulus),远超许多传统聚合物薄膜甚至金属箔。
· 高柔韧性: 在干燥过程中虽然会变脆,但通过塑化或控制干燥条件,可以制成非常柔韧的薄膜,适用于柔性器件。
2)纳米多孔结构与高比表面积
· 纤维素的微纤维直径在纳米级别(通常为20-100纳米),形成了极其精细且互联互通的多孔网络。
· 这带来了巨大的比表面积,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和负载能力,非常适合作为载体用于药物递送、催化剂固定或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基底。
3)高纯度与生物相容性
· 无生物杂质: 由细菌合成,不含植物源纤维素中常见的木质素、半纤维素、果胶等杂质,纯度极高。
· 优异的生物相容性: 对人体细胞无毒、无致敏性、无刺激,能被人体良好接受,这是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(如伤口敷料、组织工程)的基石。
· 生物可降解性: 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,可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完全降解,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材料。
4)良好的光学性能
· 干燥后可以制成高度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,这对于需要透光性的应用至关重要,如柔性显示器、光学传感器和透明创可贴。
5)可调控性与功能化潜力
· 结构可调: 通过改变菌种、发酵条件(pH、温度、静态/动态培养)、培养基成分和干燥方法,可以精确控制其厚度、孔隙率、纤维排列和最终力学性能。
· 易于功能化: 其表面丰富的羟基(-OH)为化学修饰提供了大量位点,可以方便地接枝各种功能分子,或与纳米粒子(如银纳米粒子抗菌)、聚合物等复合,赋予其导电、抗菌、磁性等新功能。
6)高结晶度
· 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很高(可达84-89%),这直接贡献了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。
3.细菌纤维素干膜在多个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
1)生物医学领域(最核心、最前沿的应用)
1-1 高级伤口敷料
· 优势: BC干膜能创建近乎理想的伤口愈合环境。
· 高透气性: 纳米多孔结构允许氧气交换,同时阻止外界细菌侵入。
· 高持水性: 能吸收大量伤口渗出液,保持伤口湿润(湿性愈合),避免敷料与创面粘连,更换时减少二次损伤。
· 屏障功能: 有效隔离细菌,预防感染。
· 柔顺性: 能紧密贴合不规则伤口表面。
· 进阶功能: 可通过负载银纳米颗粒、抗生素、生长因子等,赋予其抗菌、促进组织再生的主动修复功能。市面上已有此类商业产品。
1-2 组织工程支架
· 原理: BC的纳米纤维网络结构与人体细胞外基质(ECM)非常相似,为细胞附着、增殖和迁移提供了完美的三维支架。
· 应用方向:
· 人工皮肤: 用于治疗烧伤、溃疡。
· 血管移植物: 小直径血管的替代或修复。
· 软骨修复: 作为支架诱导软骨细胞生长,修复关节软骨缺损。
· 骨修复: 与羟基磷灰石等复合,用于骨组织工程。
1-3 药物递送系统
· 原理: 其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非常适合作为药物载体。
· 方式: 可以将药物吸附、包埋或通过化学键合固定在BC纳米纤维上,实现药物的可控、缓释,提高药效,减少副作用。
2)食品工业领域
作为天然可食用的材料,BC干膜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。
2-1 可食性包装膜
· 优势: 可降解、环保,能替代部分塑料包装。可用于包裹零食、坚果、肉制品等,延长保鲜期。
· 功能化: 可融入抗菌剂(如植物提取物)、抗氧化剂,成为“活性包装”,主动抑制食品腐败。
2-2 食品添加剂与基材
· 低热量食品: 因其由纯净纤维素构成,可作为膳食纤维添加到饮料、冰淇淋、酱料中,增加体积和稠度而不增加热量。
· 人造食品基材:作为无麸质、纯素食的基材,用于制作类似椰果的食品(如“纳塔”)。
3)电子与光电领域(新兴高端应用)
BC干膜的纳米平滑表面、高柔韧性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柔性电子的理想基底材料。
3-1 柔性显示器与电子器件
· 应用: 作为柔性基板,用于制作柔性OLED显示屏、电子纸、柔性电路板等。其热膨胀系数低,能保证器件在弯曲时的稳定性。
3-2 高性能扬声器振动膜
· 原理: BC干膜具有高杨氏模量、低密度和内耗特性,能够实现高速、精准的振动,还原高保真音质,尤其在高频表现上异常出色。已用于一些高端耳机和扬声器中。
3-3 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
· 超级电容器/电池: BC经碳化后可得到具有三维纳米结构的导电碳气凝胶,是优异的电极材料。也可直接作为柔性基底,负载活性材料制备柔性电极。
· 太阳能电池: 作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基底或组件。
3-4 传感器
· 应用: 可用于制造柔性压力传感器、应变传感器、生物传感器等。其纳米结构对微小形变非常敏感,可用于电子皮肤(E-skin)、健康监测设备等。
4)分离与过滤领域
其天然纳米多孔结构适合用于分离技术。
高性能分离膜
· 应用: 用于水处理、脱盐(淡化)、染料分离、血液透析等。通过调控孔隙率或进行表面改性,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分子或离子的精确筛分。
5)化妆品
化妆品面膜基材
· 优势: 透明度高、贴合度极佳、能吸附并缓慢释放精华液,提供优于无纺布的体验,是高端面膜的首选材料。
6)纸张增强材料
· 应用: 作为特种纸的增强剂,或与植物纸浆混合抄造高性能纸张(如钞票纸、高级滤纸),大幅提升其强度和耐用性。
7)艺术修复与高级材料
· 应用: 因其纯度和强度,可用于古籍、绘画等艺术品的修复加固。
总结与展望
细菌纤维素干膜的应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生物制造的魅力:通过微生物这种“微型工厂”生产出性能超越许多合成材料的可持续产品。
| 应用领域 | 核心利用的特性 | 具体产品示例 |
| 生物医学 | 生物相容性、纳米多孔、屏障性 | 人工皮肤、药物缓释敷料、组织工程支架 |
| 食品工业 | 可食用、高持水性、成膜性 | 可食性包装、低热量增稠剂、代餐基材 |
| 电子光电 | 高柔韧、纳米平滑、高热稳 | 柔性显示屏、扬声振膜、柔性电极 |
| 分离过滤 | 纳米多孔、高比表面积 | 海水淡化膜、血液透析膜、纳米滤膜 |
| 日用化工 | 高贴合、吸附缓释 | 高端化妆品面膜基材 |
当前的挑战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控制和下游加工工艺的优化。然而,随着合成生物学、发酵工程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,细菌纤维素干膜有望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工业化应用,成为未来绿色高科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细菌纤维素干膜
产品分类


